廣州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張河清教授來我校講學
發布時間:2020-11-11 責任編輯:姜惠芬 來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2020年11月6日下午,廣州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張河清教授在圖書館一樓報告廳應邀為我校師生講座。講座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副院長熊禮明主持,旅遊管理專業部分教師、18級旅遊管理專業全體學生參加了講座。
張河清院長講座的題目是“民族傳統聚落保護與活化利用研究-理論與實踐”,講座内容共分為三個部分:研究回顧、價值發現、實踐探索等。張院長指出,民族傳統聚落是人類的文化瑰寶,遺産活化是塑造個性鮮明民族聚落文化标簽的重要保障,接着在旅遊語境下探讨民族傳統聚落文化生态基因的價值發現以及實踐,在實踐中張教授講到民族傳統聚落活化利用的四種模式:民族文化民宿模式、高端化度假鄉局模式、體驗性的休閑聚落模式和産業化的主題莊園模式等。
熊禮明副院長對講座進行了點評,指出張河清院長的講座内容豐富,思想深刻;站位高,又接地氣。站位高是因為民族傳統聚落保護與活化利用既是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更是文化自信的體現。接地氣則是張院長結合了自己的研究實際,談到了西江千戶苗寨、麗江古城、鳳凰古城、烏鎮、平遙古城、周莊等民族傳統聚落的旅遊開發,讓學生對民族傳統聚落保護與活化利用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張河清院長的講座十分精彩,師生收獲很大。最後,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本次講座。

名師簡介:
張河清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學校旅遊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旅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組織專家委員會委員等,現任廣州大學旅遊學院(中法旅遊學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首批旅遊管理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負責人、廣東省質量工程旅遊管理重點專業建設點負責人等;先後主持國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項目4項,其他省部級課題15項,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遊學刊》、《經濟地理》等國内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6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共15部,獲得省部級優秀學術成果獎3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