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數字技術呈現的郴州市永興縣闆梁村一景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王晖
“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要求“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基于這一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驅動,“科技+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數字文旅時代已經到來。科技賦能文旅,為解決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民生幸福等重大現實問題提供了保障。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劉沛林教授帶領團隊專注于文化遺産的數字化保護與利用研究,通過多學科交叉會聚與多技術跨界融合,構建了邁向新文科的“三加三創”數字文旅人才培養新模式,相繼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産空間技術分中心長沙工作站,“傳統村鎮文化數字化保護與創意利用”國家與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南省古村古鎮文化遺産數字化傳承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首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及新文科建設立項。
“三加三創”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圍繞智慧型課程建設、數字化雲資源整合、沉浸式教學環境、智慧化教學督導和數字化實踐應用五大系統闆塊進行改革創新和成果轉化。“三加”是“文化+科技+旅遊”三者之間融合,文化為魂,科技為媒,旅遊為體;“三創”指“創新、創意、創業”,創意是靈魂,創新是目的,創業是實踐。
“三加”融合,為智慧旅遊添魅力
“文化+科技+旅遊”是知識生産模式的創新,是基于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的跨學科、超學科知識整合,是科研深度反哺教學的集中體現,實現了高質量知識産出:近年來,劉沛林團隊師生深入長沙銅官古鎮、郴州闆梁古村、永州幹岩頭村等地,依據現存曆史文化資料以及數字測量技術采集的三維空間數據,利用三維建模、虛拟現實等軟件完成了對古村古鎮的數字化保存記錄與三維呈現,完成《長沙段湘江古鎮群數字化重建技術與網絡虛拟旅遊産業化實現》,《長沙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等系列項目,獲得國家社科、自科基金10餘項,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未來,本團隊還将不斷發力虛拟現實技術與文化旅遊資源的深度融合,推動“雲旅遊+”、“雲直播+”、“雲消費+”等沉浸式文旅産品的研發和設計,為文旅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三創”育人,為數字文旅添活力
新冠疫情使文旅行業的“缺陷”被放大,但同時也是文旅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催化劑。“三加三創”文旅人才猶如一股清流,為行業複蘇帶來了新的活力。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旅遊管理專業作為首批國家級一流專業,教育部首批新文科建設單位,依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産空間技術長沙工作站”,“傳統村鎮文化數字化保護與創意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南省古村古鎮文化遺産數字化傳承協同創新中心”,湖南省人居環境學研究基地等平台,通過“導師制”、“項目制”和“賽事制”落實“三全育人”理念,充分整合影傳、音樂、計算機、藝術、城鄉規劃等多學科專業力量全面展開智慧教學和智慧督導,通過“認知、感知、内化和轉換”四個實踐階段幫助學生在數字文旅領域的“創新、創意和創業”能力增長,實現了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保障了高質量人才供給:近三年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等國家級賽事中獲獎10餘項,其他省級獎100餘項。作品“途拍--景區微信自拍相機”獲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挑戰賽特等獎。
“三加三創”人才培養的宗旨在于服務社會,“立德樹人”是教育之根本,2021年12月11日,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旅遊專業學生在長沙晚報校園少年旅遊有限公司實習期間緊急救人弘揚正能量,用實際行動诠釋了該校“三加三創”人才的高尚品質和責任擔當,為當代大學生樹立了榜樣。
(作者系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旅遊教研室主任、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