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位:
為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充分調動培育優秀教學成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省級教學成果獎獲得新突破奠定基礎,根據教務處《關于開展2023年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申報的通知》要求,經自主申報、學院推薦、教務處審核,“思政課‘五彩課堂’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等17項立項為學校2023年教學成果獎培育建設項目。具體名單如下:
長沙學院2023年校級教學成果獎培育建設項目名單
序号 |
所在院部 |
項目名稱 |
項目 負責人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政課“五彩課堂”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 |
蔣曉東 |
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善用優秀文化巧實力 不斷提升思政育人新成效的探索與實踐 |
薛其林 |
3 |
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類專業“思政+”“智慧+”核心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 |
雷鳴 |
4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德理實創”四位一體拔尖信創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王雷 |
5 |
數學學院 |
強基鑄魂,賽教融合: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數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
黃立宏 |
6 |
數學學院 |
産出導向理念下基于知識圖譜的數學類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譚義紅 |
7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一流信創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 |
蘇鋼 |
8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思政引領、對标對表、校企融合--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電類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
張文娟 |
9 |
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 |
生物工程類“産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唐建洲 |
10 |
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 |
科教協同、産教融合--“新材料人”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張世英 |
11 |
法學院 |
三貫通三融合:新時代法治人才素質教育培養模式創新 |
龍龍 |
12 |
馬欄山新媒體學院 |
依托現代産業學院建設的地方高校産教融合協同培養戲劇與影視人才的機制創新與實踐探索 |
黃柏青 |
13 |
外國語學院 |
基于國際傳播能力培養的外語專業五協同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李海軍 |
14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
數字技術賦能地方院校旅遊類特色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 |
劉沛林 |
15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
基于數字驅動的應用型地方高校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與實踐 |
劉飛躍 |
16 |
藝術設計學院 |
“科技賦能·三鍊同構·五彩共融”新交叉學科建設背景下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與創新 |
胡友慧 |
17 |
音樂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理工類大學“12345”美育改革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李巧偉
|
為保障項目實施,請各項目負責人圍繞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強教育質量保障、改進教學内容方法、強化實踐育人環節、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動教學管理機制改革、完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等方面深入研究,針對新時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解決辦法、精心組織實施,确保取得實效,形成具有創新點和應用推廣價值的成果。
此次立項的培育建設項目于半年後開展建設情況驗收,根據驗收結果及建設成效,酌情資助相應建設經費。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教務處
202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