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足迹,緬懷革命先烈
發布時間:2020-06-23 責任編輯:姜惠芬 來源:經管院
追尋紅色足迹,緬懷革命先烈
經管院黨總支瞻仰“斷腸明志”烈士陳樹湘故居
2020年6月20日、21日,經管院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分兩批瞻仰了陳樹湘烈士故居,向革命烈士鞠躬緻禮,表達對先烈的緬懷之情,并參觀了陳樹湘生平事迹陳列室,通過一副副影像和講解員解說,回顧了陳樹湘一生血與火的光輝歲月,體會了“斷腸明志”的英雄氣概和對黨的絕對忠誠之心。

陳樹湘(曾用名陳樹春、亦作陳樹香),生于1905年初,湖南長沙東鄉福臨鋪(今長沙縣福臨鎮福臨鋪社區楓樹灣)人,中共黨員,2009年被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即“雙百人物”之一。

1919年,受革命思想影響,年僅14歲的陳樹湘加入“新民學會”,1927年初,陳樹湘受黨組織委派赴安源工作,同年加入國民革命軍第24師葉挺部,并受派至該師新兵營工作。1927年夏,參加了毛澤東同志親自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和三灣改編。是我軍早期一位英勇善戰的優秀指揮員。1934年春,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34師師長,長征開始後,該師一直擔任後衛任務,在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戰役中,他率部浴血奮戰七天七夜,完成了掩護黨中央、中革軍委和主力紅軍強渡湘江的任務,創立了曆史功勳。
在遵照中革軍委命令東返湘南的戰鬥中,腹部受傷,仍率部分傷員頑強阻擊,掩護師餘部近100餘人成功轉移,直至彈盡糧絕,不幸被俘。在敵人擡至長沙領賞途中,他乘敵不備從腹部傷口拉出腸子,用力絞斷,壯烈犧牲,時年29歲,實現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

經管院全體黨員老師深受革命烈士事迹感動和鼓舞!學習他信仰堅定,聽黨指揮;學習他臨危受命,勇往直前;學習他擔當責任,忠誠向黨。

作者:周玲
審核:鐘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