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跬步至千裡,正三觀達智慧
——“智慧寶貝”戶外毅行小記
2021年12月25日早晨,太陽才剛萌芽,智慧寶貝們開始了一天的毅行,去探尋行萬裡路帶給我們的啟示。
在路上,我們體味和朋友交談的快樂。手牽手,分享所看所想,感受彼此的溫度,感受心的溫度,也深刻感受到了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的道理。我們一起拍照、一起唱歌,說說笑笑,無拘無束。
第一次和一群人走了這麼遠的路程,第一次一天内和這麼多異性夥伴牽手,第一次背男生/女生跑,第一次體會信任他人和被信任的感覺,第一次......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都在這次毅行中實現了、突破了,現在想想還有點不可思議。
沿途,我們一同欣賞祖國大好河山,感受綠水青山給我們帶來的心境,共同體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臨近午餐,農家菜的美味讓大家忘卻了旅途的勞累。最終,曆經6個多小時,我們一起完成了近15公裡的徒步,微信步數超過3萬步,成功霸占了朋友圈百名好友的榜單封面,真的超級贊!
智慧寶貝們用實踐完成了對“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的認識和體悟。
一天的毅行下來,聽聽寶貝們有什麼想說的吧?
慧皓:“在遠足的最後一段路程中,我真的特别特别累,可能是平時鍛煉比較少的原因,就很想放棄,超級想打車回去。一步都不想走了。但是慧昭寶貝一直在鼓勵我堅持下去,最後還是堅持走完了全程,突破了自我,真的很有成就感。”
慧穎:“我們在校大學生不僅要把書讀好,也要把專業知識學好。但是光讀書也是不夠的,把自己禁锢在某一本書裡某一個知識裡會讓自己的思維固化,就會變成井底之蛙,甚至還會缺乏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們還要多出去走走,用雙眼去感受這個世界,親身去體驗這個大千世界的美好,同時也觀察到它的黑暗一面。”
智慮:“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改變始于對自身深刻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一遍一遍扣問自己,明白自己内心渴望什麼,明白了什麼是珍貴的,明白了想成為什麼人,不斷重複觀點,形成了模糊的信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純粹理論知識的力量是蒼白的,學會依賴學會愛,勇于行動,讀萬卷書更行萬裡路,真正的成長,一定是始于真正的渴望,内心的觀念,落實于具體的行動,在行動中修行智慧,這樣的智慧才是大智慧。”
智慧是什麼?智慧是靈活迅速并正确認識和處理事物的能力,是一種思維上的轉變。不會太苛求,不會太計較得失,不會隻知證明自己,它是接納的,有大舍大得的,持續成長的自我修煉。
如何增長我們的智慧呢?
立即行動;堅持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戰勝恐懼,克服困難;向優秀者學習,拜師;擴展交際圈;幫助他人;親近自然。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開悟。這是層層遞進的過程,需要自己去開悟。
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己要不斷提升自己,獲得更多的智慧,而後幫助他人,将自己的智慧分享和傳授給他人,實現利他和覺他。這也和我們當代社會所提倡的價值觀相符,首先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實現價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然後要有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覺悟,真正做到“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成為一個社會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