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管學院教師應邀參加第四屆“美麗中國中脊帶”可持續發展會議

發布時間:2024-11-10 責任編輯:姜惠芬  來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11月6日至8日,第四屆“美麗中國中脊帶”可持續發展會議在重慶長壽區舉行。該會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為支持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産空間技術中心、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政府、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和相關企業代表共200餘人參會。我校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劉沛林教授、曾廣錄教授、裴習君副院長、張紅副教授、陳智博士等應邀參加本次會議。

D4180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近50位專家學者圍繞“美麗中國中脊帶的使命、地位與創新發展模式”“中脊帶數字經濟與經濟數字化轉型”“中脊帶新質生産力培育和戰略腹地建設”“長江生态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文化與自然遺産保護與旅遊高質量發展”等八個主題進行了分享,共同探讨、挖掘中脊帶的機遇與挑戰。我校劉沛林教授為專題報告一“‘美麗中國中脊帶’的使命、地位與創新發展模式”分會主席;張紅副教授在青年創新分會作了《基于PSR模型的湘江古鎮群文化遺産保護風險評估研究》報告;陳智博士在青年創新分會場作了《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美麗中國建設:價值意蘊、行動邏輯與戰略進路》報告。此外,我院聯合培養的研究生們踴躍投稿,其中曾燦、李君培、胡心月分别彙報了相關研究成果。近百位經管師生通過線上直播形式觀看了本次論壇。

同時,與會嘉賓還參觀考察了長壽伏羲農場、重慶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重慶望變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康普化學技術研究院等地。會議為促進中脊帶研究的理論水平提升,惠及中脊帶及相關區域社會、經濟與民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BFA88

“美麗中國中脊帶”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基于著名的“胡煥庸線”(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在1935年提出的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在2017年12月正式提出的。當前,建設美麗中國中脊線是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抓手,應以生态文明建設為統領,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把新型城鎮化、西部大開發等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起來,推動“胡煥庸線”沿線兩側區域實現人—地協調平衡的新發展。

CF8B2



(撰稿人:陳智)


版權所有: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